阿尔-金迪:赋予占星术理性灵魂的哲学家
九世纪巴格达哲学家雅库布·伊本·伊沙克·金迪(Al-Kindi,又名阿尔-金迪)为占星术奠定了理性基础。在他的著作《星体半径》(De Radiis Stellarum)中,他通过自然的“光线”描述了天体的影响,将希腊哲学、光学和占星术融会贯通。他的思想影响了伊斯兰和欧洲的思想,使占星术转变为一门研究和谐与宇宙因果关系的科学。
九世纪巴格达哲学家雅库布·伊本·伊沙克·金迪(Al-Kindi,又名阿尔-金迪)为占星术奠定了理性基础。在他的著作《星体半径》(De Radiis Stellarum)中,他通过自然的“光线”描述了天体的影响,将希腊哲学、光学和占星术融会贯通。他的思想影响了伊斯兰和欧洲的思想,使占星术转变为一门研究和谐与宇宙因果关系的科学。
马沙拉·伊本·阿萨里(约公元740-815年),阿拔斯王朝的宫廷占星家,是伊斯兰占星术的创始人之一。他参与了巴格达建城时间的确定,并撰写了关于卜卦占星术、世俗占星术和择日占星术的开创性著作。马沙拉融合了希腊、波斯和印度的传统,将占星术发展成为一门严谨的科学,连接了天象与智慧。
Abu Ma‘shar al-Balkhi (Albumasar, 787–886 CE) was the great philosopher-astrologer of the Abbasid era. His Great Introduction transformed astrology into a science of celestial causes, blending Aristotle, Plato, and Ptolemy into a unified cosmology. His theories of planetary cycles shaped both Islamic and European thought, making him the central link between Hellenistic and medieval astrology.
Abu Ma‘shar (Albumasar): The Philosopher Who Unified the Heavens 阅读更多 ”
比鲁尼(公元973-1050年),花剌子模的博学家,以严谨的科学精神将天文学、数学和占星术融会贯通。他的《占星术原理》一书为天体研究提供了一个理性而经验性的框架。比鲁尼既批判又敬畏,他将占星术视为自然哲学——连接可测量规律与宇宙意义的桥梁。
多明我会神学家托马斯·阿奎那(公元1225-1274年)调和了占星术与基督教教义。在《神学大全》中,他论证了天体影响物质世界,但无法左右人类的意志。他对自然原因和神圣自由的区分,塑造了几个世纪以来西方对占星术的态度,使其得以保留在神学的道德框架之内。
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的祭司兼哲学家马西利奥·菲奇诺(公元1433-1499年)通过柏拉图和赫尔墨斯的思想重新赋予了占星术以魅力。在他的著作《比较天体生命》(De Vita Coelitus Comparanda)中,他将宇宙描述为行星、精神和灵魂之间和谐共存的整体。他对信仰、哲学和占星术的融合塑造了西方人文主义,并留下了宇宙即神圣乐章的永恒理念。
第谷·布拉赫(1546-1601年),这位丹麦贵族兼天文学家,将占星术与现代科学连接起来。在他的乌拉尼堡天文台,他以前所未有的精度观测天体,同时又坚持相信星辰具有象征意义。他的数据促成了开普勒行星定律的诞生,标志着从占星术的宇宙和谐向天文学的精确性过渡。
约翰内斯·开普勒(公元1571-1630年),行星运动定律的发现者,将科学与灵性融合于宇宙和谐的愿景之中。作为一名实践占星家和虔诚的神学家,他将宇宙视为通过几何表达的神圣乐章。开普勒对天文学、信仰和象征主义的融合,架起了古代占星术与现代科学的桥梁。
伽利略·伽利莱(公元1564-1642年),现代科学之父,在科学革命之初将观察与信仰结合起来。尽管他接受过占星术的训练,但他通过测量和数学重新定义了对天体的研究。他的望远镜发现挑战了旧有的信仰,将占星术中象征性的宇宙转变为天文学中精确的宇宙。
现代占星学之父艾伦·利奥(1860–1917 年)将这门艺术从算命转变为灵性心理学。受神智学的影响,他认为星盘描绘的是灵魂的演化,而非其命运。利奥通过他的著作和伦敦占星学会,奠定了现代人文主义和心理占星学的基础。